当前位置: 首页 > MAXON电机 > 有刷直流电机

科技园区 常州:数实融合激发“智造”新活力

[发布时间:2023-12-19 23:35:49] 来源:澳客网竞彩足球 阅读:1 次

  几百米外的生产现场、几百公里外的运输车辆、几千公里外的海外订单……在中车戚墅堰机车车辆工艺研究所有限公司的制造执行系统(MES)上,这一些数据在终端屏幕上交错上传,工人们跟着数据指令,熟练使用各种智能生产工具按序完成产品的组装。

  在常州市经济开发区,如火如荼的园区更新行动正成为探索“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的试验田。

  “常州宋剑湖创新智慧港项目落成后,我们企业立刻就会搬过去,新的自动化产线、无人机器人产业线年,常州驰纳焊割负责人毛明华就和建设中的联东U谷州宋剑湖创新智慧港项目有了初步合作意向。

  焊材切割加工行业,入门简单,做好做精却不简单。常州驰纳焊割设备有限公司拥有二十余项专利技术,2020年被评为省级高新技术企业。

  “我们曾尝试生产车间智能化改造,但老旧的厂区成为制约。”驰纳焊割园区外的生产车间被零碎地分成了三部分,三块厂区楼层不同、大小不同,大型机械设备在这里受限,负责的人介绍,厂区内能安装的智能化设备都装上了,但依旧有不少的设想没有落实。宋剑湖创新智慧港项目公布后,企业一次性购买了2000平方米的园区工业用地,为今后的发展留足了空间。

  “搬进园区,不仅生产空间更大了,平台提供的服务及政策也更广泛了。”同样因厂区原因选择搬迁至园区的,还有湖塘镇的百康精密有限公司。作为高端医疗器械专业公司负责人,梅连庆2019年开始便寻找园区落地,最终落户遥观镇。百康准备将原厂区无法安装的智能检验仪器直接发货到园区,保证企业在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中不掉队。

  联东U谷江浙沪产发经理蒲蓝说,宋剑湖创新智慧港项目高新技术企业集聚,优异的平台是推动企业数字化发展的“营养剂”。

  蒲蓝表示,对于成功进驻的企业,园区还将化身“保姆”,提供融资支持、统采统购、人才教育培训等多项服务,还将对园区产业集聚度、科学技术创新能力和环保安全水平进一步提升。

  “过去,一个4人班组一天最多只能制作9个联轴器,无人自动化产线落地后,预计一天可以制作96个。”在中车戚墅堰机车车辆工艺研究所齿轮传动事业部的生产车间里,组装工艺师王莹正在对联轴器无人自动化生产线进行生产调试。

  列车联轴器是用来连接列车齿轮和引擎机构、传递扭矩的精密机械部件,轴承内圈的精度以0.1毫米计,是高速列车的驱动关键。从2021年开始,联轴器无人自动化流水线被列为戚研所“智能化改造 数字化转型”项目之一,经过近3年研究,该项目即将落地投运。

  “除了看得见的智能工厂、无人流水线,我们更在生产组织架构上大破大立。”王莹向介绍,在中车戚墅堰所齿轮传动事业部生产车间,MES系统已经覆盖了产品生产入库全流程,地面上的自动导向搬运车(AGV)按照自动导航车上的配置电脑指引,可替代配送全车间的物料。

  大数据指引流程,精准配送到产线指定位置。轻重缓急、配送多少,有条不紊。实时反馈的生产流程,让一线工人减少了不必要的重复劳动,更清晰地知道自己“每天该干什么”“怎样做才符合标准”。

  在中车戚墅堰机车车辆工艺研究所有限公司的MES系统上,终端数据屏幕上数据交错上传,车间内的工人们跟着数据指令,操纵工位电脑、熟练使用各种智能生产工具按序完成产品的组装。身处工厂内,数字化的氛围无处不在。

  如今,戚墅堰所作为中国中车领导下的轨道交通装备材料工艺研发及推广专业机构,面向新业态下大数据驱动研发与制造的诸多应用场景,聚焦主业、多点布局,瞄准工业大数据及云计算、覆盖产业链整体的工业互联网、工业机器人及智能机床等工业智能终端装备;通过数字化改造,搭建了以数据为驱动、以制造能力提升为核心目标的轨道交通装备智能产线与数字化车间,形成了灵活高效的智能制造新业态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

  新材料、人工智能、生物制药、5G运用……充满希望的新兴起的产业,随着园区更新的脚步悄然纳入了常州经济开发区工业版图。

  在五一路西侧、山水路南侧地块,总用地面积122亩的东方生命健康产业园正加快建设。聚焦新型医疗器械产业,项目二期人才公寓楼预计今年6月完成主体封顶,建成后将为一期入驻公司可以提供交流展示、创新创业和资源汇聚的一站式社区。

  在横林镇,绿色家居产业园、跨境电子商务产业园、电子科技产业园三大园区更新项目正加速推进更新,千亩级工业园即将拔地而起。横林中小企业众多,随着智造车间、智能工厂的“点”上开花,工业网络站点平台的“线”上发力,园区更新的推进也会让企业的智改数转之路更加畅通。

  在横山桥镇,传统恒耐物流园在园区更新中转型为恒耐创智天地,重点培育物流产业、战略新兴信息产业、互联网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业及新材料产业……

  常州经济开发区聚焦“一园区一特色一品牌”,正全力打造17个特色产业园区,其中蕴含着海量的企业主体、应用场景和潜在需求。在园区更新的浪潮中,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不断地“碰撞”与“融合”,常州经济开发区正以全新的姿态、饱满的活力、开放的怀抱迎接新一轮的挑战。

  科技园区 助力攻克更多“卡脖子”技术 苏州市成立自主可控汽车芯片创新联合体成果转化中心

首页
一键拨号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