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劲夫劲夫女人痛哭”你说这梗是在讽刺家暴?

[发布时间:2024-01-13 15:41:52] 来源:澳客网竞彩足球 阅读:1 次

  不久前,有网友挖出某位男明星半年前玩该游戏的一段视频,视频里,他下意识地把游戏人物腕豪称为“劲夫”。

  有很多游戏圈的人表示感到亲切,对这位男明星也“路转粉”了,但也有很多人认为,这些“梗”的广泛传播,会带来极其恶劣的社会影响。

  在《英雄联盟》中,“腕豪瑟提”这一个角色的技能设定是用铁拳打击敌人,能够猛摔、猛击敌方的脆弱英雄。

  而腕豪作为新角色上线的时间,恰逢演员蒋劲夫因家暴事件频上热搜,再加上在游戏中与腕豪对线的角色里女英雄居多,就有游戏玩家将“劲夫专打女人”和这样的游戏人物联系起来,腕豪的绰号也就变成了“劲夫”,传达的意思是,

  因为这个特殊的人物设定,腕豪在2020年一度成为最具人气的英雄。一个超过万人的投票结果为,喜欢腕豪的游戏玩家占总数的74%。

  因为受欢迎,不少玩家开始围绕“劲夫梗”进行了更广泛的创作,以至于在每次游戏直播中,腕豪一出场,弹幕都会被“劲夫劲夫,全场欢呼”“劲夫劲夫,女人痛哭”等口号刷屏。

  显然,这样的梗很容易引发不适。但被骂之后,很多游戏玩家纷纷跳出来辩解,声称“劲夫梗”并不是不尊重女性,而是在讽刺蒋劲夫的家暴行为。

  根据网上普遍流传的说法,腕豪这个人物在没有和“劲夫”产生联系之前,就被称为

  。玩家们清楚,这是一个取笑“女拳”,表达了某种敌对含义的梗。而当腕豪被冠以“劲夫”之名后,对“男拳”的理解就似乎有了更具体的指向。

  面对舆论的讨伐,此次事件最终的结果,是《英雄联盟》官方悄无声息下达通知,禁止主播使用劲夫梗。曾在游戏直播中使用劲夫梗的主播也进行了公开道歉。

  但事情还没结束,在官方出台禁令后,玩家们的反抗情绪很激烈,B站游戏直播视频中甚至会出现报复性刷屏,一些游戏主播也没有理会官方禁令,仍在使用“劲夫梗”。

  就在几天前,知名游戏主播“火星包”在直播间使用“劲夫”被禁,成为了第一个因此事被禁的主播。

  游戏圈内仍一致认为玩这个梗“无伤大雅”,是“女拳师”小题大做,“故意搞事情”。

  以“劲夫处刑曲”等劲夫梗相关的歌单冲到了网易云音乐的推荐首页,而打开歌单,每首歌曲下的评论都充满了“女人不贤,蓄意轰拳”“女人求饶”“女人啼哭”“强手裂颅”“女人跑不了”“女人一直哭”“女人直发抖”等厌女言论。甚至有豆瓣网友因举报这些言论而被网易云禁言。

  “劲夫梗”颇有了些摔杯为号的意味,当弹幕上刷起“劲夫劲夫”,“战士们”士气高涨,男玩家们心照不宣地冲向敌军,收获了某种从众的仪式感和获得感。

  将家暴戏谑化的梗,出现在哪个圈子都不合适,语言塑造思维方法,“劲夫劲夫,女人不哭”这样的口号,对于家暴受害者缺乏最基本的同理心,也是赤裸裸的厌女,没什么好洗的。

  同时我们也能发现,在如今的流行文化中,出现了慢慢的变多这种对于社会恶性事件玩梗化、娱乐化的趋势,“化粪池警告”“家暴妆”等内容层出不穷,它们都在消解罪恶、暴力事件的严肃性。

  谈论性暴力问题时,人们常说,所有的性暴力,都是由整个社会一起完成的。我认为家暴也是如此——

  最近吉林卫视《好久不见》的一期节目,引发了热烈讨论。该节目调解了一对因为家暴问题分居十五年的夫妻。

  周先生在婚姻期间酗酒、赌博,多次家暴妻子朱女士,甚至对朱女士实行“军事化管理”,做错事要被“罚站”。朱女士因此选择离开。

  两人分居十五年后,周先生因为心梗残疾,开始“浪子回头”,发现了自己还是深爱朱女士的,于是求助节目组,来“挽回”这段感情。

  她回忆起过去丈夫家暴她的场景:朱女士自己有工作,而丈夫周先生游手好闲,一天早上,朱女士因为要上班,来不及送孩子去幼儿园,就叫醒了还在睡觉的周先生。周先生不肯,两人起了争执,

  可是,即使听了朱女士这样的控诉,节目组的专家仍和家暴男站在了一边。有专家这样认为:“我真的不理解,一个妻子,怎么忍心扔下自己患病的丈夫。”也有专家说:

  在朱女士多次拒绝后,节目组还是带着周先生找上门,并且问朱女士:“你为什么不能勇敢面对呢?”

  对调解专家们来说,家暴好像是什么无关痛痒的小事,是一个无心的过错,它比不上家暴男的浪子回头心和“男人的爱”。

  家暴话题说了这么多年,整体社会对家暴的严重性还是未能产生正确的认知,家暴还是没走出家庭这个私领域,没有被当作是一种严重的犯罪行为。

  当我们在面对家暴事件时,应当从个体背景转移到暴力的具体情境之中。科林斯认为,人类的本性不会触发暴力,反而会弱化暴力,而与其说社会制度组织了暴力,不如说它鼓励了暴力的存在,甚至将其制度化。

  在惩罚施暴个体的同时,整个社会更需要的是对于施暴环境的反思,并且不断追问,到底是怎样的文化在滋生家暴,在纵容家暴。

  在中国,受害人平均遭受35次家暴后才会选择报警。当我们在质问受害者为何需要隐忍,不报警、不寻求帮助的时候,是否有想过,

  当你遭遇了家庭暴力,你向身边的亲友求助,他们劝你忍一时风平浪静;你向媒体、节目组求助,他们本着“宁拆十座庙,不毁一桩婚”的原则告诉你最好别离婚;你忍无可忍报警,相关机构觉得这是私事,不愿介入……

  等你不得不选择上网求助时,打开网页映入眼帘的,却可能是“劲夫劲夫,女人痛苦”。

  游戏等流行文化中折射出的普遍对于强权的崇尚,对家暴的戏谑和冷漠,整个社会对于家庭暴力的默许和宽容态度。

  受害者面临的是一个无力拯救TA们的体系,还有一个大多数人都不认为TA们需要帮助的社会。

  于2016年3月1日正式施行《反家暴法》,马上就五周年了,但实施效果如何呢?

  有调查发现,诸多条款在实行过程中效果都不理想,例如落空的强制报告、人身安全保护令,庇护所利用率低,公安机关介入家暴的力度不强,仍存在“法律不能干涉私域”的原始私性意识等问题。

  想要彻底地消除家庭暴力,需要整个社会对家暴受害者普遍抱有同理心,法律有所作为,做到对家暴零容忍;需要所有人站在一起,赋予受害者走出困境的力量和勇气。

  为此,我们应该直面眼前这纵容家暴、消解家暴严肃性的社会文化,并坚决。

  我们希望让更多的人看见家暴问题的严重性,希望更多人站出来讲出自己的故事。

首页
一键拨号
联系我们